用真情暖意叩開患者緊閉的心門 ——記云南省老年病醫院手術麻醉科的護士長雷鳴事跡

發布時間:2020-02-07 10:24:47   來源:云南省老年病醫院黨委辦公室

云南省老年病醫院手術麻醉科的護士長雷鳴,是此次云南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。1月28日,雷鳴隨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五組進駐通城縣人民醫院,開展救治工作。

這家醫院里住著兩位特殊的病人,他們是感染科1病區出了名的難纏病號。“脾氣暴躁,不配合治療。”一談起兩人,科室護士長就扶額皺眉。

圖片1.png

“不想針打也不愿做霧化,治療從早晨推到中午,連讓他吃早點,他都能想種種理由推脫拒絕。”初次見面,9床的鄭先生就給了雷鳴一個下馬威。“11床的王先生也是如此。”病人并沒有給遠道而來的“客人”一個面子。

兩個患者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診病例。遇到這樣棘手的病人,初來乍到的雷鳴沒有打退堂鼓,反而用了短短幾天時間,就順利讓救治工作打開了局面。同事們向她討教獨門秘籍,她笑著搖頭道:“哪有什么秘籍,我只是把云南省老年病醫院的工作理念帶到這里,一切以病人為中心,急他們所急、想他們所想罷了。”

傳染科位于醫院的偏僻區域,半封閉式的結構讓病區環境十分壓抑,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這里籠上了一層濃重的陰霾。“那天9床的病人在曬太陽,我就乘機過去和他搭話。”從醫院的飯菜說到各自的家鄉再談到他的病情,一通天南地北地聊下來,鄭先生漸漸放下了對雷鳴的戒備。“他向我抱怨病房里沒紙了也無人提供,我答應一定替他解決。”春節商店歇業,雷鳴先向護士長借來卷紙給鄭先生應急,第二天一早又從自帶的物資中勻出了抽紙送到鄭先生手上。也許是沒想到不起眼的需求如此之快就得到回應,也許是內疚自己之前的惡劣態度,9床的病人不再故意刁難雷鳴,在日常治療中也變得好說話起來。

“你離我們那么近,不怕我們傳染給你嗎?”這是11床的病人王先生見到雷鳴時說的第一句話。被隔離治療后,患者的各種需求都受到限制,不僅要承受來自身體的病痛,還要面對孤獨、自卑等負面情緒帶來的巨大困擾。“我當時心里很酸澀。”雷鳴回憶,“對這些病人來說,關注他們的生活和治療疾病同等重要。”在后續療程中,雷鳴開始有意識地對王先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,看似不經意的噓寒問暖,無關病情的閑嘮家常,都向王先生傳遞著一個信息:隔離的意義在于保護,隔離的是病毒,隔不斷的是人心。“好久沒有人和我這樣聊一聊了。”王先生難得地袒露了心扉,“這里的醫生都很怕我們,不敢和我們說話,你們從云南來真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。”王先生的心情比前些日子要疏朗許多,他同雷鳴互加了微信,合了影,笑著說等到痊愈出院一定要和家人分享。

“我是自己請愿首批援助疫區的,那時病人問我怕不怕,我告訴他如果我怕,就不會迢迢千里從云南遠跨湖北而來。”雷鳴坦言,“其實這話里七分真情,三分假意。”每一個在抗疫一線沖鋒陷陣的人都是血肉之軀,身后都有至親牽絆,誰能真的拍著胸脯說自己毫不畏懼?“我允許自己害怕,但關鍵時刻我必須站出來,危急時候必須豁出去,因為我是一個黨員!如果所有人都只想要明哲保身,那么這些病人的安危該置于何地呢?”

當前抗擊疫情之戰如火如荼,人間大愛在五洲四海遍地開花,雷鳴只是逆行而上的的蕓蕓英雄中的平凡一員,她沒有什么制勝法寶,如果一定有,那不過是一個堅定的信仰和一顆同理心罷了。(黃琳)